【連載下集二十五,(總53期)】
信用風險管理(三)
(五)主權信用與非償債因素的關系
本連載51期已經就主權信用的償債和非對非償債兩個因素做了系統分析。本文對非償債因素作深度分析,以進一步揭示其與主權信用之間的關系。一國的非償債履約因素由國際經濟黏度和國際政治和諧度兩個基本面構成,前者是經濟基礎,后者是政治基礎。其中,國際經濟黏度主要包括國際經濟貢獻度和國際貿易進出口狀況兩項指標,國際政治和諧度主要包括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踐水平和國際社會合作機制狀況兩項指標。
1、定性分析
(1)國際經濟黏度分析。國際經濟黏度是主體信用的經濟基礎。其中,國際經濟貢獻度反映了一個經濟體與國際上其他國家而言的相對發展強度,與其主體信用之間具有強正相關關系,以“國際經濟增長貢獻率(CIE.)”與既定的“相關系數(CC.)”的乘積表示:CIE.× CC.;國際貿易進出口狀況反映了一個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的相互之間的經濟依存關系,以“國際貿易進出口狀況(IIES.)”與既定的“相關系數(CC.)”的乘積表示:IIES.× CC.。
(2)國際政治和諧度。國際政治和諧度是主體信用的政治基礎。其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踐水平反映了一個經濟體處理國際章之關系的立場,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踐水平(PLIPPC.)”與既定的“相關系數(CC.)”的乘積表示:PLIPPC.× CC.;國際合作機制狀況反映了一個經濟體維系國際合作機制的誠信度,以“國際合作機制狀況(SICM.)”與既定的“相關系數(CC.)”的乘積表示:SICM.× CC.。
主權信用與非償債履約因素關系定性分析表
基本面 | 指 標 | 與主權信用的關系 |
國際經濟黏度 | 國際經濟貢獻度 | 反映一個經濟在國際上的相對發展強度,與主權信用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
國際貿易進出口狀況 | 反映一個經濟與他國經濟之間的經濟依存關系,與主權信用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 |
國際政治和諧度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實踐水平 |
反映一個經濟體處理國際政治關系的立場,與主權信用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
國際合作機制狀況 | 反映一個經濟體維系國際社會合作機制誠信度,與主權信用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 |
注:1.主體信用的償債和非償債二元論系筆者首創,在此謹作定性分析。 2.CIE.: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IES.:國際進出口狀況 international import and export status; PLIPPC.:The practice level of the infinite principle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SICM.: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CC.: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名 | 國家 | 進出口額 | 進口額 | 出口額 |
1 | 中國 | 4623 | 2136 | 2487 |
2 | 美國 | 4278 | 2614 | 1664 |
3 | 德國 | 2847 | 1286 | 1561 |
4 | 日本 | 1487 | 749 | 738 |
5 | 荷蘭 | 1369 | 646 | 723 |
6 | 法國 | 1255 | 673 | 582 |
7 | 英國 | 1160 | 674 | 486 |
8 | 韓國 | 1140 | 535 | 605 |
9 | 意大利 | 1048 | 501 | 547 |
10 | 墨西哥 | 928 | 477 | 451 |
11 | 加拿大 | 919 | 469 | 450 |
12 | 比利時 | 917 | 450 | 467 |
13 | 印度 | 837 | 511 | 326 |
14 | 新加坡 | 748 | 371 | 413 |
15 | 西班牙 | 733 | 388 | 345 |
上一篇: 信用信息交換機制(五)
下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