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協會工作按照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議、常務理事會暨會長辦公會議通過的全年工作安排和有關要求積極推進,工作創新有亮點,項目實施有進展,管理加強有成果,規范運作有收獲。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為會員的服務進一步增強
1、A級物流企業新增28家。為適應物流企業提升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的需求,協會評估辦積極開展A級物流企業評審,新增A級物流企業28家,使A級物流企業總數達到219家。同時按照中物聯的布置,做好相關A級物流企業的復核評估,復評49家。協會評估辦被中物聯評為全國先進評估辦,一名個人被評為優秀審核員。
2、發布了首批企業信用評價等級。協會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為首批62家會員單位建立了企業信用檔案,評定了相應的信用等級,并將其中40家信用等級在BBB-及以上的評級情況,在協會微信公眾號上予以公告,接受查詢和社會監督。
3、成立了協會會員采購服務平臺。平臺由協會供應鏈管理分會、中小企業服務分會以及裝備采購咨詢服務中心聯合365me工業服務云平臺,為物流企業會員單位尤其是中小物流企業會員提供全方位的集中采購服務,幫助降低成本,保障采購質量,提高采購效率。平臺邀請信用好、資質好、產品好、服務好的服務商經過一定程序的認證后正式入駐,提供優質、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4、開展為會員企業的培訓。組織了企業內部培訓師的師資培訓;上海冷鏈物流發展政策解讀培訓;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培訓;城鄉高效物流配送培訓;物流用箱變保溫材料檢測標準培訓;中職敎師企業實踐培訓;新型學徒制企業培訓等多個培訓活動。
5、支持企業申報政府試點項目。其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申報10家;城鄉高效配送骨干企業申報30家。
6、開展了第二屆“云豐杯“逆向物流設計大賽。由逆向物流分會組織的第二屆“云豐杯”逆向物流設計大賽有75所高校的320支隊伍參賽,規模超過上次大賽。江蘇大學獲特等獎,上海二工大、上海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分獲一二三等獎.
7、編輯出版物流指南。協會的“上海物流指南”作為服務企業的指引性導向性刊物,2018年起由原來的二年編輯出刊一期改為一年一期,已出刊并免費贈送會員。此外,協會還參與了《上海物流年鑒》2017版的編輯;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的《上?,F代服務業發展報告》(白皮書)中上海物流行業發展報告的編寫;上海市工經聯、經團聯和市質量研究院的《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上海物流行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寫和發布。逆向物流分會參加了中物聯的綠色物流調研并編寫了上海綠色物流發展報告。
8、編制協會宣傳片。為了方便社會各界了解協會和會員企業,擴大影響力知名度,協會編制了反映協會歷史、現狀和展望的宣傳片,將在內外交流中發揮作用。
(二)積極推動行業發展和區域合作
1、推動物流互聯互通。在上海市與大連市對口合作聯席會議期間,協會浦靜波會長參加了上海-大連物流合作項目洽談會,與大連市物流協會簽約戰略合作協議。在長三角物流合作聯席會議(浙江)期間,協會組織上海物流企業參會推動與蘇浙對接。
2、牽頭組織召開了上海物流行業社會組織合作聯盟2018秘書長第一次聯席會議。聯盟的7家物流行業協會秘書長到會參加,市經信委何勇處長、市商務委朱冰心老師出席並提要求。會議討論了協會草擬的聯盟工作條例、信息專報和秘書處設在上海市物流協會等的意見,為合作聯盟的持續運轉提供了制度和操作上的保證。此后聯盟分別輪值召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秘書長會議,成為上海物流行業社團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
3、配合蘇浙召開了長三角現代物流聯動發展大會。協會支持輪值方浙江省物流與采購協會並共同主辦了2018長三角現代物流聯動發展大會,組織上海物流企業參會,在合作論壇上作主旨演講,交流物流創新案例。
4、做好配合進博會的相關工作,組織主題論壇。在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籌辦期間,協會積極配合做好宣傳、聯絡和組織參觀等工作。與學會一起,共同籌劃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和呼應進博會的“供應鏈管理“專題論壇,通過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探討,為推動上海物流行業的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5、配合政府部門開展調研,建言獻策。協會組織十余家物流企業參加市交通委組織的多式聯運專題調研會,并就上海發展多式聯運提出了相關建議。組織物流企業參加市商務委的多式聯運座談會。參加市經信委的制造業與物流業“兩業聯動“情況調研,提交了相關書面材料。協會還應市政府部門和外省市政府部門要求,組織好赴上海重點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的參觀考察。
6、推薦評選全國先進物流企業。協會組織會員企業參加全國先進物流企業的推薦評選,經審核上報16家候選企業,并與合作聯盟其他協會推薦的候選企業一起上報市有關部門和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協會審定,共計65家上海物流企業上榜。
7、組織參加展會和考察活動。協會組織企業參加漢諾威展覽局在上海的一年一度亞洲物流與裝備技術展會,組織企業參加外省市在滬招商活動,赴外地的考察活動,推動業務對接和合作交流。
(三)兩個重點項目實施取得進展
1、數據中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由復旦大學開發的數據中心運行軟件已經完成,在試運行。二是首批企業信息入錄已經開始。三是資料庫的軟件開發工作在推進中,年內可以完成並輸入信息。四是制定了數據中心的管理辦法和信息安全管理辦法,並經三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審議通過,為數據中心的建立和運行提供了制度保證。
2、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擴容穩步推進。一是制定了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管理制度,已經三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審議通過並實施。
二是首次向社會發布了試點企業中的信用評級結果,並可通過協會官網查詢信用狀況。三是信用建檔企業的擴容按目標要求扎實推進,年內可以使平臺信用企業的總數達到80家或以上。
(四)協會自身建設進一步規范
1、嚴格按章程的要求,召開了協會三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議;協會三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暨理事擴大會議;常務理事會暨會長辦公會議;對協會重大事項、重要工作、重要制度等進行審議表決,保證民主決策、規范決策。
此外,上海市物流學會九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召開,許國良當選會長。
2、梳理會員。按核心層、緊密層、聯系層以及履行會員職責情況,對協會和所屬分支機構的會員進行了全面清理,確認協會會員573家,確保了協會基礎的可信可控和務實有效。
3、對協會網站進行了升級改版,更新了版面,擴充了內容,增加了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7月11日上線運行,有利于協會服務會員、對外宣傳和聯系各界。
4、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逆向物流標準化工作組成立,設在協會。工作組職責是對逆向物流標準化需求進行分析研究,為物流標準化工作提出專業支撐;組織開展逆向物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組織開展逆向物流標準的實施應用、信息反饋等。由協會逆向物流分會參與起草的我國首個逆向物流國家標準《非危液態化工產品逆向物流通用服務規范》(GB/T 34404-2017)已正式實施。首次發布了上海逆向物流指數(機動車)。
2017年協會工作計劃經常務理事會暨會長辦公會和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審議通過后,秘書處積極貫徹落實,每月抓進度檢查,總體上完成的是好的。但其中兩個重點項目與目標設定尚有差距。主要原因是對項目推進中方方面面的難度估計不足。這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在2019年的工作實施中加以克服和改進。
上一篇:2017年協會工作的簡要回顧
下一篇: 2019年協會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