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偏僻的鐵路金華南貨場,自開通以來,金華-中亞國際班列和金華-寧波海鐵聯運班列發展勢頭喜人。其中,金華-寧波海鐵聯運已實現了常態化運行,即實現了每周5列、每天雙向對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金華南貨場-寧波海鐵聯運發送6722標箱,同比增長254%。金華-中亞班列已實現每周1列的常態化運行,一季度已發送758標箱。兩條線路在發送、到達量上均實現增長,為全市全力打造省際區域物流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金華南到塔什干(烏茲別克斯坦首都)為例,鐵路運輸距離約6300公里,海運運輸距離約20000公里。走中亞班列7天到達霍爾果斯口岸,10至12天即可達到塔什干,走鐵路比海運快很多。
過去物流成本較高的一個重要因素為鐵水等經濟方式占比不足,如鐵路僅占貨運量比重8%。但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訴求則是剛性的,鐵路運輸的經濟性已經獲得了重視,整個貨運領域結構改善、鐵路占比提升已經開始。政策方面,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一文,其中明確提出了要提升鐵路運輸在整個物流體系中的占比。
金華至中亞等國際貨運專列,國際貨運路線開通到美國、伊朗、日本、新加坡、哈薩克斯坦、越南、印度等30多個國家,打通了對外物流運輸通道,極大地促進了該市對外開放經濟的發展。